發勁難嗎? 鄭無極
留言:
請問 鄭
老師:發勁難嗎?是否可跳過拳架的練習而直接學習發勁的技巧?
回覆內容:
發勁並不難,即使未學過太極拳,只要稍加指點,亦能發出比手的本力更強的力道,只不過那祇是外在的技巧,並未練到身上,亦即未能長下盤之功夫也,猶如只會耍刀的技巧,而刀卻不利又無力,起不了多大的殺傷力般。
所以學習太極拳,重點並不在發勁,而是在長下盤的根,骨髓充滿全身各骨頭(即所謂的長勁),當下盤沉穩有根,就能很輕易化掉對方之攻擊(不致因無根,身體輕浮而傾倒),進而借力使力發勁;而當骨髓充滿時,腦氣自然充足,更容易進入入定的狀態,進而往更深一層的精神境界發展。而這一切都要靠本門太極三寶的勤學苦練,俗話說:「練拳無站樁,起屋未打樁」,同理也!
留言:
太極拳可以防身嗎?如果可以,通常要練幾年?
回覆內容:
太極拳既稱為「拳」,就是一種武術,不但可以防身,更適合先天上體質和體型較弱的人(尤其是女子)學來防身之用,因為剖析其攻防要義簡言之就是「轉移其力,還制其身。」亦即藉對方攻來的力道,來打敗對方,所以祇要運用得當,四兩可撥千斤也!
至於要學幾年方可致用,俗話說:「少林三年,太極十年。」不過這是較粗淺的說法;這牽涉到「武術背景」、「師承」、「慧根」和「努力」(初期須憑毅力、韌性、汗水和時間,後期則離不開根基、緣份、悟性與德性),其中以「師承」是關鍵,是練在手上,還是練在身上,重『根』否?所謂:「湧泉無根,腰無主,力學垂死終無補。」、「練拳不練功,到老一場空。」如果「教」、「練」得法,自己又肯用心學,一般二、三年防身克敵就沒問題;不過,太極拳是性命雙修的高級武術,更是入道之基,可千萬不要把眼光停留在「三年小成、六年中成、十年大成」的有形武術修為上,它的最高境界應該是「當你要離開人世時,仍然感覺很舒服,無疾而終」才對啊!接觸它,是你我的福報,要一輩子都持守著它才對啊!
留言:
太極拳是尚「氣」的拳術,那「十三勢行功心解」所云:『在氣則滯,有氣則無力,無氣則純剛。』又作何解釋呢?
回覆內容:
太極拳是內功拳,重「意」與「氣」,唯不可死守,否則就犯僵而氣滯,進而肌肉僵硬無力。誠如道家練氣秘訣:「不可用心守,不可無意求;用心著相,無意落空。」
氣為體之充,人身就如同一個充氣的肉體,內氣在體內的運行有一定的氣路,一切以自然為要,即使「走架」也要順氣而行,倘妄加「意守」或「以意導氣」,就容易造成身體僵硬或內氣外洩,不利養生。
「在氣則滯」之「在氣」,一是指呼吸,太極拳呼吸以自然為主,倘太在意開合蓄發是呼或吸,就會導致氣不順或憋氣,而使身體僵硬、動作不靈活;另一則指「意念」太重,而使氣停滯於某一部位,也會造成身體僵硬而無力之情況。
「有氣則無力」: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「虛靜」,簡言之就是「心平氣和」,亦為「無故加之而不怒」、「猝然臨之而不驚」之最佳寫照。此處之「氣」應是受七情六欲所引發的呆滯之氣、憂思之氣、浮燥之氣或發怒之氣等,非浩然正氣也!因腦部平時所需血液佔全身三分之二,當思考時約佔四分之三,煩惱時約佔五分之四,生氣時則佔十分之九,也就因此,當人生氣時,血液都輸送到腦部,就會臉紅脖子粗,以致手腳供血不足,而全身引起顫抖而無力了。
同理,當心理(精神上)不受外界環境影響,隨時保持「心平氣和」,體內血氣循環自然順暢,全身肌肉自然鬆柔有彈性,全身無一處僵硬,應敵時,全身無一處著力點,自然也就「不化自化走自走」,而順勢借力發勁時,自然也就呈現出「無氣則純剛」之狀態了。
拳經拳論乃前人積數十年之功力的經驗結晶,非後輩所能望其項背或窺其一二,所以,以上所述謹就本人之瞭解提供參考,或許再過幾年,當功力有所增長時,也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會與見解,還望大家多加指正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