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

溝通幾個太極拳問題

溝通幾個太極拳問題               鄭無極
1所謂『無法為法』就是不要「揣測」對方的動作,而是「反應」對方的動作;「揣測」是表面意識即心在運作,而「本能反應」則是潛意識的作用;「揣測」即心須透過神經細胞組織傳達到肢體去應對,而「本能反應」則是潛意識在危急時的自然反應,這也就是『無心』的境界;關鍵則在常年的習練。
2「虛領頂勁」或「虛靈頂勁」就是『頂頭懸』,而指的都是『頭容要端正』,因「延髓」是神經細胞組織的總樞紐,倘頭往前傾或往後仰,就會影響延髓的最寬適狀態,也就可能影響全身的神經細胞組織系統之機能的有效發揮。
3『鬆』就是「不出拙力」,這要求不只在打拳架時是如此,在推手練習時更應注意,寧可被推或走化不了被推倒,也不可出拙力互頂;另在日常生活上尤須注意「儘量不出拙力」,這也是「太極生活化」的最重要內容;否則,身體不鬆,身體重心與氣就不沉,也就長不了勁。
4『勁』:簡單講,它不過也是一種能量,就如同我們肉體賴以為生的能量一般,只不過它的質較低些;至於如何練出?不求名利、不可好強好勝、按太極八法要求堅持習練,尤須貫徹「力消勁長」之要求,屆時自然「不求自得」。
5何謂不出拙力?當你認為自己的身體有鬆,亦即表示你全身的隨意肌與筋絡(肌腱與韌帶)都已鬆,而氣與身體重心也都能沉到腳底湧泉,此際,你的出力就會如「槓桿原理」般,以實腳腳板為支點,而以實腳腳板到須出力之手即力點間的身體做槓桿,這樣去搬東西,這樣就是不出拙力也能做到,倘這時候,其隨意肌與筋絡會緊縮,則也僅是要拿之物懸於身上所致罷了,並非其人在出拙力;倘真能做到搬東西不出拙力,或與人推手時,不會顯出渾身的肌肉線條,就表示隨意肌與筋絡沒有緊縮,也就表示你全身骨骼已有了氣與勁了。
補充說明:
1對自己有興趣或較專業的事物,看到好的文章或自己實際的體驗心得,登在網站上供人參考,只要能幫助人,我認為都是好的,請不要太在意說要刪掉它,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,希望你我繼續努力喔!
2真修實鍊的體會纔是真知,而真知所說的拳理和解說必定簡單易懂;倘說得很玄又虛無飄渺,好像深不可測,其實未必有用。
3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要「鬆」,但真正能放掉好強好勝之心的人,又有幾人?其實想學好太極拳並不困難,不管是走拳、推手或日常生活,盡量做到:不出拙力、學吃虧、不追逐名利,當然每人層次不同,體會自然也就有所差異,不過只要有正確認知,默默地堅持每日習練,相信二至三年就會對太極拳有不一樣的看法。加油喔!歡迎常來聊聊!

問:請問為何說尚未有勁時,不要急著當起老師來教人太極拳,否則會讓人看輕太極拳?
答:太極拳,要當教練來教人,通常也要學個二、三年的時間,而要有點知名度,起碼也要十年以上,甚至二、三十年,方才可能;另對於所謂的名師,浸淫在太極拳的領域裡,少說也都有二十年以上的資歷。
而太極拳所謂的有勁,只要方法正確,又能夠堅持每天習練,相信三年左右就可達到「全身骨骼都有氣與勁的存在」,倘練了十年以上還談不上有勁,那應該有幾個原因:1練習的方法與要領有問題。2當了教練就疏於練習,雖然教人可「教學相長」,但卻是長了常識而沒長功夫。3飲食或性慾沒有節制,骨骼中的紅髓不夠,以致怎麼練都長不了勁。
畢竟學了三年,甚至十年以上,如果還不會發勁,那就表示本身有問題,應自我檢討,看問題出在那裡,趕快改正過來;否則,學生會覺得:老師學了十幾年甚或二十幾年,都還不會發勁又不能用,那我再學下去有用嗎?太極拳是否真的像坊間所言:「是老人拳」,健健身、表演比賽甚或向親朋好友炫耀可以,防身那是不可能的事?那不是誤導了學生,使他看不起太極拳嗎?所以,我纔會說:尚未有勁,不要急著當起老師來教人。何況,太極拳尚不僅止於「養生和防身」,它的奧妙只有深入其境,方能咀嚼與領悟,而方法其實很簡單-『拋棄名利定住心,練習再練習』。

問:已練了三年,還沒學過如何發勁, 那請教 老師 如何檢驗自已有沒有勁?
答:我記得在部落格裡曾提到太極拳修煉長勁的步驟:1沉丹田2蓄丹田3降會陰4通三關(尾閭、夾脊、玉枕)5下湧泉6彌充全身骨骼。而當氣能下湧泉、
雙腳彌充了氣之後,則湧泉部位的變能機能,就會於其「實」腳起作用,而把彌充於該腳整個腳底的氣,邊轉變為勁,邊經存在於骨骼與骨骼之間的結締組織即筋絡,滲入骨骼之中,而這也就是練太極拳,之所以須以一隻腳支撐其大部分體重,且從一隻腳轉換其重心到另一隻腳時,需要清清楚楚地分明其虛實的原因所在。而沉到湧泉的氣,並非全部都能轉變為勁,而是隨進入骨骼中之勁的運行速度,湧泉變氣為勁的量就會自動地配合;而會影響其運行速度的因素有二:一是骨髓密度,一是筋絡鬆度,骨髓密度、筋絡鬆度愈高,則其速度愈快,所以練太極拳之人要長勁,則其骨髓密度非高不可。
一個人倘練太極拳到登堂程度,則可從體表察覺到徵候,其先後順序是:(1)雙腳湧泉部位鼓起到人站立時著地;此時表示氣已降至腳底,且全身骨骼裏都存有勁。(2)尾閭部位鼓起;此時代表其人已通了三關。(3)雙掌通紅;乃表示其人的全身骨骼裏彌充著氣與勁。

不過,以上所提把它當常識參考即可,不必太在意;你既然已練了三年,那腳掌與地面接觸應該有感覺才對,如果沒有,那可能你練拳時的意念沒有下到腳底,另手上舉是否太高也會影響到以後的變化,也就是說你如果氣還無法沉到丹田,那以下的變化就更不用提,至於確切原因要看了你的拳架,纔能找出問題所在;有機會的話,可到北港聊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